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学质量,增强科研实力,推动教师专业成长,经研究决定,开展教学比赛和科研工作种子项目培育工作。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

一、培育目标

挖掘和培育具有潜力的教学和科研项目,通过针对性指导与支持,提高项目质量,助力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推动科研项目顺利开展,促进学术成果产出。

二、培育范围及要求

1.教学比赛种子项目

参赛内容需紧扣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,体现创新教学理念,如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、项目式教学、探究式教学等方法;参赛教师应具备扎实教学基本功,教学效果良好,有一定教学改革实践经验。

2.科研工作种子项目

研究方向应聚焦公共基础学科前沿问题、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,或与学校发展战略紧密结合;项目需具备明确研究目标、合理研究方案和可行技术路线,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研究基础,有时间和精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

三、选拔程序

1.个人申报

教师自主填写《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学比赛种子项目申报表》或《公共基础教学部科研工作种子项目申报表》并附详细项目计划本次仅填写个人信息以及项目名称,于3月10日前提交至景翰文老师处

2. 初步审核

教学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审核,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、具有一定潜力的项目进入培育名单。

3. 立项确定

经过一段时间培育,组织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汇报,专家根据汇报情况及培育期间表现,确定最终立项的种子项目。

四、培育措施

1.专家指导

邀请校内外教学名师、科研专家为种子项目提供指导,定期开展讲座、研讨会,分享经验与技巧。

2.资源支持

优先为种子项目提供教学设备、实验室、图书资料等资源,保障项目开展;设立专项经费,用于项目研究、教学实践、参加学术会议等相关支出。

3.交流学习

组织种子项目负责人到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,拓宽视野,借鉴先进经验

五、时间安排

1.申报阶段

3月4日-3月28日,教师提交申报材料。

2. 培育阶段

4月7日-5月23日,对入选项目进行全方位培育。

3. 成果展示与验收阶段

5月26日-6月6日,组织项目成果展示,对种子项目进行验收评估。

六、激励机制

对在教学比赛中获奖和成功结项的科研种子项目负责人,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;在职称评定、评优评先、岗位晋升等方面,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参与种子项目培育且成果突出的教师。

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参与,充分利用此次培育机会,提升自身教学与科研水平,为公共基础教学部发展贡献力量。

 

公共基础教学部

2025年3月10日